关键词:新闻; 主观性; 评估
语言是说话者谈论的事件的集合、一种活动模式、一种做“事情”的方式。 语言表达说话者的观点、感受和态度。 在评价系统理论中,语言充当“手段”。 通过分析语言本身,可以评价说话者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评价系统理论中的评价意义作为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资源部分的拓展,其主观性和价值承载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样的语言资源是评价性的,因而对我们更加有利。 。 解释文本。 本文选取2016年3月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的多篇中英文新闻报道文本作为分析对象。 在“主体性”的总体框架下,基于评价体系理论探讨新闻语言的主体性。 ,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 我们希望为公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以及未来主观性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语言的主观性
语言的特征之一就是“主观性”,说话人的“自我”成分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话语中。 也就是说,说话者在讲一段话时,除了讲话本身的内容外,说话者还会无意识地在他所说的话语中传达出他对该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 因此,说话者的“主观理解会在话语中留下印记。
以往关于“主体性”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即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知。 其中,视角是说话人观察客观现实的角度,或者说说话人叙述客观情况的出发点。 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导致说话者大脑中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也就是说,同样的客观现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说话人的语言,以往的研究表明,包含作者主观情感态度的语言表达存在于语言表达的各个层面。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情感等都会通过这些语言形式传达给读者。 记者总是倾向于将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注入到新闻文本中。 通过学习和研究评价体系的理论原理,语言研究者和读者可以分析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成分。
2.新闻话语的主观性
新闻报道是公众了解时事新闻的重要渠道。 社会灾难新闻的传播会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新闻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通常尽量避免流露主观情感态度。 然而,新闻是人写的,新闻报道者的主观性必然会体现在新闻话语中。 因此,分析此类话语的主观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也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
评价理论认为,语言可以作为一种“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评价说话者对情境的立场、看法和态度。 评价理论包括干预、态度和层次三个主要子系统,其中态度子系统又细分为情感、判断和欣赏子系统。 本文从态度系统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新闻话语的主体性。
(一)情绪
情感是态度系统的中心,制约着其他两个系统。 情绪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悲伤或快乐、自信或焦虑等。
1、比利时法国国家电视台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显示,大量乘客匆忙逃离机场大楼。 机场升起浓烟,多扇窗户被打破,屋顶部分被吹倒,屋顶碎片散落一地。 ,场面一片混乱。
在这份截获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匆忙”、“混乱”等情绪化词语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这些词语明显具有主观性。 记者用这些情绪化、主观的词语,显然是想展现爆炸事件对民众的影响,并对恐怖袭击采取批判的态度。 记者描述爆炸现场时,言语充满感情。 词汇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
2.布鲁塞尔——周二,布鲁塞尔机场和市中心地铁站发生爆炸,震撼整个城市,造成 30 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通过分析《今日美国》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记者更倾向于客观地描述事件。 使用的词汇没有任何情感色彩。 与此相对应的是,记者用数据来描述爆炸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让这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更加凸显。
(2) 判断
判断是以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们的行为是通过肯定、否定、赞扬、谴责等来判断的。从语言层面来说,判断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 在评价理论体系中,显性判断是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的,而隐性判断则是通过标记来表达的。 标记作为价值判断,通常采用中性的表意手段来表示。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撰稿人为了表现新闻话语的客观性、公正性,常常采用引用或转述他人言论的方法。 然而,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会受到记者自身文化、思想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用词、隐性判断等方式体现在文本中。
1、一名受伤男子在医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他心有余悸地说:“地铁一进站,我就听到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我赶紧逃离现场。”火车。当我回头时,我发现前面的整节车厢都被炸毁了。”
在《环球时报》的这篇新闻文字中,记者选择了“心有余悸”一词来表达受访者的心理状态,明确表达了他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态度。 同时,通过引用受访者的话,“震耳欲聋”、“仓促”、“毁灭”等词语都向人们表达了事件造成的恐慌,并用说话者自己的主观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引述文字本身就反映了记者对爆炸袭击事件的批评。
2. 爆炸发生时在机场免税区的天空新闻台记者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我们听到这两声爆炸后,人们感到恐慌,试图在原地寻找庇护所……我能感觉到大楼在移动。还有灰尘和烟雾。”
在《今日美国》的新闻文本中,记者也试图通过引用和释义的方式来评价新闻事件,用说话者自己的主观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减少记者自身的主观性。 但引文中“恐慌”、“避难”等明确的判断词,明显表明了说话者对爆炸事件的批判态度。 因此,记者的主观态度也体现在这段新闻文字中。
(三)鉴赏
鉴赏是基于一定领域的价值标准(主要对象不是人的行为,而是无生命的物体)对语言符号或自然现象的价值评价。 该系统分为三个子类别:反应、成分和值。
其中,价值是指从社会角度解读文本时判断其重要性和价值,如:“重要的”、“本质的”、“根本的”、“相当大的”、“关键的”、“有价值的”、“危险的” ……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人际词语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1. 爆炸发生后,布鲁塞尔街头挤满了士兵、警察和反恐人员。 欧盟总部附近,警车不断呼啸而过,警笛长鸣。 每个路口都可以看到持枪的警卫。
环球时报立即联系中国驻比利时使馆。 使馆表示,尚未收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消息。 但由于当地信息混乱,使馆正在密切关注,将及时发布最新信息。 。
上面截取的《环球时报》的两段新闻文字中,“到处”和“准备行动”表明了爆炸的严重性; 使用“立即”和“密切”一词表明了新闻事件的严重性。 紧迫性。 整个话语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 然而,记者通过词汇的选择,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新闻文本中,其潜在的主观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2.周二早高峰时段,扎芬特姆机场发生两起爆炸,另一起发生在欧盟大楼附近的市中心地铁站。 比利时联邦检察官确认爆炸是恐怖袭击。 当局将比利时的恐怖威胁提升至最高级别。 据 SITE 情报集团称,伊斯兰国已声称对这起恐怖袭击负责。
相比之下,《今日美国》的这篇文字中没有出现任何带有情感色彩的人际词语。 仅就这段新闻文本而言,其主观性并不明显,事件的叙述也相对客观。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新闻语言文本中,由于新闻记者在写作过程中主观意识的注入,其个人潜意识的主观态度会得到体现,这种语言中的“主观性”必然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内容。新闻的态度取向。 。 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本国以外国家发生的社会灾难时,主观意识也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两篇新闻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记者的主观情绪在《环球时报》的新闻话语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而《今日美国》的叙述则以客观报道为主,主观性不太明显。 由于新闻话语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作者的主观性,因此分析新闻话语的主观性,避免给公众读者得出定向性的结论,具有深远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解读新闻话语,在阅读中西新闻文本时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主观性,从而以更客观的视角看待新闻事件本身。
参考:
[1] 里昂,北京。 指示语与主观性:语,故之和[M]. 纽约:约翰·威利,1982。
[2] 里昂,北京。 指示语与主观性[M]. 纽约:约翰·威利父子公司,2010 年。
[3] 爱德华·费恩根。 “主观性和主观化:简介”,《主观性和主观化》,迪特·斯坦和苏珊·赖特编辑[M]。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
[4] 马丁,JR 和大卫·罗斯。 处理话语:超越从句的意义[M]. 伦敦和纽约:Continuum,2003。
[5]高贝,黄安琪. 中美报纸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征比较分析——以《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对马航航班失踪的报道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2015(34)。
[6] 高青. 英语新闻话语的主体性[J]. 南昌教育学院外语研究学报,2010(25)。
[7] 胡壮林,朱永胜,张德禄,李占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胡壮林.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起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
[9] 沈家轩. 语言的“主体性”与“主体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0]王振华. 评价体系及其运行——系统功能语言学新进展[J]. 外语,2001(6)。
[11]杨新章. 话语中的评价手段[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