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思贝
中国记协14日、15日在京举办第26届中国新闻奖和第14届长江陶芬奖获奖者研讨会。 中国新闻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获奖代表等100余人围绕“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主题,就新闻舆情工作创新进行探讨和交流。
优秀的作品应该高高在上、相互靠近
今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陶芬奖获奖者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方向” 《四个行动》对广大记者提出了对优秀记者的新要求。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欣表示,人们看一篇报道,往往看报道的立场、选题、方向、质量。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陶芬奖的首要标准,必须始终坚持。
“评委们一致认为,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作品必须体现新闻传播规律,必须具有‘独立性’,具有鲜明的特色或创新的表现形式。” 第26届中国新闻奖正文 组评委、湖北省记协原副主席徐万全表示,“天上”是指紧扣中央精神,“地”是指真实、接地气、热点的新闻; 鲜明的特色或创新的表达方式体现在写作风格和写作要求上。
“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要站得高、亲民。”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许志峰表示,在撰写《中国经济五个问题》稿件时,他通过深度采访国家核心经济决策,准确传达了中央政策——制作部门。 经济形势和推进改革的立场、判断和对策; 同时,它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串联起庞大而复杂的经济问题,为公众提供了权威的声音,在公众叫嚣时引导舆论的方向。
一等奖传播作品《马氏“兄弟”二十年的诚信》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节生动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性格。 “短句”的表达方式使文章语言更加简洁,脉络更加清晰。 。 文章作者之一、《河南日报》副总编辑王国庆认为,记者应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努力在“小灶”里做“大鱼”,传播主流价值观通过生动的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可信度”提高了报纸的“可读”率和影响力。
融合新技术,提升沟通能力
在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新闻传播和媒体融合的规律,用优秀的作品、优秀的文笔、优美的语言吸引读者和受众,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已成为传统媒体新闻工作研究者面临的紧迫问题。
“文体清新的电视新闻作品应摒弃刻板印象和夸张大词,追求简单平实的‘叙事’风格,以巧妙的策划设计和生动扣人心弦的真实细节取胜。” 新闻奖电视组评委、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赵伟以获奖电视作品《大国工匠》和《一带一路专题报道:一个共同体》第一集为例《命运与共》、《远方的包裹》,借鉴融合纪录片和包装的优势,格式新颖,画面制作精良,通过更强的可视性受到更多观众的青睐。 这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趋势。
节目音频版网络电台收听量达到22万次,视频版节目在视频网站播放量达到25万次,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阅读量超过3万次。谈起全媒体特别节目《歌声中的抗战》《传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室副主任胡国华感触颇深。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方向是前提,舆论引导是灵魂,新闻雄心是动力,转变文风是抓手,情感投入是支撑,媒介融合是出路。” 他说。
清新的文风源自深度访谈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