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热点话题中,一名小学生的论文答辩成功“突破”,可见确实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有网友认为,此举对于孩子来说“成熟太早”、“过于成人”。 有人悲伤,认为这“不是童年应该有的样子”。
小学生可以写答辩论文吗? 没有人应该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规定撰写论文或进行答辩的年龄限制。 至于论文题目,不是很深入或者超出范围。 严格来说,这里的“写论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写作,而更像是一项研究性学习,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来探索一个开放性问题。 与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相比,这种学习方式无疑更接近我们理想中的思辨教育。 如果是这样,为何会引发争议?
论文答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每个毕业周期都会引起相当大的讨论。 答辩是获得学位的必要环节,大多数舆论场公开讨论的参与者都至少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温度”。 他们对论文“浇水”、答辩中走过场等常见问题再熟悉不过了。 人们在看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都会下意识地“挪用”自己的经历和理解。
所谓“太早熟”、“像大人一样”,只是担心成人学术界的套路会过早地被孩子们窥探到眼里; 而那些“不是童年应有的样子”的“严肃的话语和深思熟虑的话语”所暗示的也不过是童年而已。 它应该是“无害的”并且是“纯真”或“简单”的代名词。 但问题是,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成熟”,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早还是不早,谁能或者有权力来定义呢? 当童年被等同于纯真时,是否也构成了对“童年”概念本身的误解和矮化?
当然,必须承认,一些网友的担忧虽然有些夸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例如,许多网友质疑独立学生在这种开放式学习过程中如何取得成就。 家长和老师扮演什么角色? 如果老师出题、家长行动、学生签名发言的分工结构不变,那和手写报纸作业有什么区别呢? 也有人担心,如果学生误以为项目研究就是百度搜索、复制粘贴、“洗稿”的排列组合,那么人生的这个按钮就会扣错。
此外,相关稿件中的“云南第一”等说法,不免让人联想到“公关”、“表演”等想象。 再加上进入高等教育已经存在高度焦虑,人们很难不对此反应过度。 显然,家长指导孩子写论文、准备演讲是有一定门槛的,而这会被放大到教育公平、文化资本代际传递等话题。
从公开报道的新闻来看,新闻事件中的毕业答辩与学生的成绩并不挂钩,也似乎不是嵌入日常教学的常规操作。 这似乎让不少家长松了一口气。 更准确地说,是可以暂时缓解被赶走的“鸡宝宝”的焦虑情绪。
事实上,对各种“花哨”的教育探索保持警惕固然可以,但也可以更加放松,让子弹飞一会儿。 对于探索者来说,也应该对各种声音多一点耐心和包容,理解背后的关切和期待,为自己的探索争取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 归根结底,是让孩子在一种非功利的舒展状态中自由地漫游、探索。
《光明日报》(2022年7月7日第02页)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