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炸鱼写作课每日更新的第一天,相信美好的开始即将发生。
01 规则只能限制,写作最好用爱
在写作方面,我是一个懒惰的人,自律性不高。 当我写作时,我会花三天钓鱼,两天在网上发帖。
兴趣来了,我就拿起笔开始写。 当我有太多的工作承诺时,我就会忘记写作。
但这次我和22个伙伴一起参与了每日更新,相信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正如苏银华所说:“人有动物本性,必须依靠机制来约束自己。”
记得我在公司做销售的时候,公司有投注机制,销售人员要和销售部门的同事签订投注协议。
这确实迫使我尽最大努力联系潜在客户,以取得更多成果。
如果没有投注协议,我就会偷懒。 我会努力工作几天,感到沮丧和缺乏信心。
写作也是如此。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人会关心我是否会写作。 但当我报名加入这个小组后,规则就出来了,每个人都在看着。 如果我不写,我就会惩罚自己。
除了发自内心热爱写作的人外,这种人不需要被机制束缚,依然每天都在写作。
当然,我在简书上看到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更新,并将写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读书不多,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是为了对写作的热爱,以及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的期待。
02 手写我的心
今天听了水清一幽雨老师教的《手写我的心》。 这确实和我以前参加的写作课不一样。
以前我上陈明老师的写作课,邹作罗老师的写作课都是方法论。 当然,这两位老师的实践能力都相当强。
但于哥的《手写我心》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写作路上的参赛者,我每天都会有很多灵感涌现,就像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一个灵感或者想法突然冒出来。
当我洗澡的时候,有时是在散步的时候,一个想法突然出现。
我的书法经验是,第一步是从一个想法、一个灵感、一个想法开始。
当然,想法和思想还不成熟。 一个想法只有一个要点。 如果你想得更好,你也许能够将这些想法连接成一条线,并记住连接它们的几个关键点。
但要想有一个方面、一篇完整的文章,仅仅一点、一行还不够吗?
怎么破呢? 于兄讲的是发散思维。 相信大家对这个词都很熟悉。 当我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感觉很熟悉。
至于如何实现发散思维呢? 它需要真实的材料。 这里我讲一下我所理解的两点。
1. 协会
尝试探索与某一点相关的内容。
例如,当余兄讲到“发散思维”时,我想到了写作中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这些都是发散思维的子主题。
纵向开发可以写很多,横向开发也可以写很多。
尝试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只有点才能变成线,线才能变成面。 这就需要找到相关的东西。
我自己怎么找到的? 先向内看,再向外看。
首先探索您自己的故事,看看是否有任何您能感同身受的故事? 如果你真的没有,那就想想你朋友的故事。 如果没有,请查找信息(书籍、文章、报告、课程等)。
2. 转换概念
1元钱可以等10毛钱,10毛钱=100毛钱,1年=365天,1年=12个月,意思是一样的,但概念可以变换。
要练习发散思维,我想我需要尝试转换概念。 这些年来,我看到互联网上的大人物都是概念转换的高手。 一个概念只要转换,就不断地解释,但都是同一个意思。
这是人类常用的伎俩。 谁能把一个概念解释得足够详细、足够贴近生活细节,谁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认可。
我看到过“Socket学院”推送的一篇关于《莲花法》的文章。 其实和“复利效应”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莲花法则”没有“复利效应”那么流行。
复利效应:假设你现在的水平为1,每天进步或退步1%,那么一年后:每天进步1%的结果:1.01^365=37.78,退步的结果为:每天1%:0.99^365=0.025。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很多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
我提供的发散思维的两种方法是寻找联系和转换概念。
要实现发散思维,你确实需要有意识地练习。 一日不冻三尺。
写在最后:
关于写作的规则可以帮助一时,但不能帮助一生。 到最后,只有爱才能继续下去。
写作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刻意练习。
就像手写的时候,需要发散思维,连接事物,转化观念。 只有这样,最终产生的想法才能变成好文章。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