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做强做大开放优势 “阿拉”张开臂膀 开栏的话: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全国主流媒体开展“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充分反映各地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生动实践。 本端近日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浙江》栏目,呈现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彩故事,展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请垂注。 “太棒了!”9月21日下午3时多,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方案在许多宁波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刷屏”,正在宁波市海曙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外贸企业注册登记的吴修齐看到后,不禁拍手叫好。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没一会儿,吴修齐就通过网上申报完成了企业开办登记注册,顺利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及含有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密钥和印章印模图形的一套四枚电子印章,“以后公司办理业务,在手机上就能搞定,真的很方便。”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创新不断延伸,为宁波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写下了生动注解。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5.5亿元,成为全国第15个GDP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去年,又争先进位到第12位、计划单列市第2位。 改革强服务 什么都不用带,“刷脸”就能在窗口办成事——在宁波,梦想正照进现实。 吴修齐这趟企业开办注册之旅,享受到了宁波“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改革最新成果:基本实现证件(证明)从索要到不要、从纸质证照到电子证照、从申请人提供到服务单位自行获取的转变,47个领域1464项依法保留的办事事项,企业和个人只要扫码、“刷脸”就可办理。 便利并不止于此。在同一个窗口,吴修齐还同步领取了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等。这是宁波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的又一项创新举措。 近年来,宁波把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改革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和民生新福祉。 “政策兑现又快又简便,政府补贴即时到账。”宁波斯贝科技缸套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周琪琳对宁波惠企便民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甬易办”很喜欢,“‘甬易办’谐音容易办,名副其实。” “甬易办”一端面向企业,一端对接政府服务部门,是宁波“城市大脑”第一个基于大数据面向公众的应用,实现全市惠企政策一键直达。上线仅3个月,受惠企业与个人达到26.6万余个,合计受惠金额69亿余元。 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服务提效率。9月22日,记者从宁波市政务办获悉,宁波、杭州、湖州三地首批258项事项已实现异地自助通办,涵盖人社、房管、公积金等多个民生领域的高频事项,三地居民仅凭身份证通过当地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就可实现自助通办。 开放促发展 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宁波抢抓开放发展机遇,以高水平开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新公布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创中心、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自贸区扩区,意味着宁波可以争取更多政策突破的机会,将极大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将成为宁波港口发展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从国际大港到国际强港,港口产业不断向纵深迈进。8月25日,由宁波舟山港与淡水河谷合作的淡水河谷鼠浪湖磨矿中心建成投产。这是淡水河谷在中国建设的首个磨矿中心,标志着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与全球最大矿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在宁波,5个人中就有1个从事外经贸相关工作”,这句话,是对宁波开放发展格局的直观表述。2019年,宁波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额9170.3亿元,出口额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五位。 面对疫情影响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今年以来,宁波陆续出台“稳外贸12条”“稳外贸新十条”,从金融、信保、通关、参展、法律等多方面推出一揽子实招,在全力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的同时,全面加大对外贸龙头的培育力度。 “在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和企业拓市举措带动下,宁波外贸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宁波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高利丰说。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8月,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163亿元,同比增长2.4%。 开放,筑起产业发展之基。当前,宁波正深化“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居全国首位;12万家制造业民营企业,20家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67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了147个项目……在宁波的万亿GDP中,制造业撑起半边天,“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更成为宁波的产业新名片。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