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任《大公报》战地记者。 1945年9月2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记者聚集在密苏里号的甲板上报道这一重大新闻。 当时船上共有三名中国记者,李修实就是其中之一。 他亲眼目睹并采访了日本投降的全过程(目前三名中国记者均已去世)。
1950年10月,李秀实从英国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工作。 先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中央广播局工作。 1961年起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任教。 1978年调入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 担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 1986年2月退休。退休后,李先生忙于整理许多二战时期的战地报告。 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专着《见证日本投降》。
2007年5月15日,李秀实在广州病逝。
晚年的李修士。 /李秀轩供图
7月30日,游客在夏威夷檀香山珍珠港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观看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的照片。 新华社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挤满了游客。 “密苏里”号战列舰静静地停泊在港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70年前,在这艘军舰上,一名来自佛山南海丹灶的中国记者目睹了整个日本投降仪式。 他叫李秀实,是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之一。 31岁的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280名记者共同见证了那段历史性的时刻,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李秀石的书《见证日本投降》
2007年5月,李秀石因病去世,享年93岁。近日,记者根据李秀石2005年出版的回顾专着《见证日本投降》,结合他生前留下的口述资料,采访了他的生前经历。表弟李秀轩还原了这位来自佛山南海的传奇人物。
目睹投降让我热泪盈眶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新华社
70年前的9月2日星期日,包括密苏里号航空母舰在内的数百艘盟军战舰聚集在东京湾海域。
31岁的《大公报》记者李秀石一早就和其他记者一起乘坐小船抵达密苏里号。 7点刚过,他被安排到二层甲板接受采访。 他被允许在军舰上进行采访。 三名中国记者之一。
“父亲经常告诉我,当他站在甲板上时,他感到祖国的亿万同胞和抗战烈士与他同在。看到日本侵略者的可耻下场,我感到无比心痛。”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我感觉这场胜利即将到来,这并不容易。 李秀石的儿子李斯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早在7天前,也就是8月27日,李秀实就和一些英美记者率先登陆。 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踏上日本本土,日本战败投降。 当时,李秀石是唯一的中国人。 登陆当天,心中涌起的骄傲和悲伤让他彻夜难眠。 当晚,他熬夜写了一篇2000多字的英文手稿,描述了他对东京的印象。
9月2日8时15分,李秀石见到中方代表团团长、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将军率领随行五人来到举行仪式的甲板上。 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和新西兰的代表紧随其后。
8点45分,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和占领日本的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和代表美国投降的尼米兹海军上将来到甲板上与各国代表会合。 8时53分,外相苍井重光代表日本政府,日军总参谋长梅津芳二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前来请求投降。
9时许,受降仪式开始。 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宣布:“我们聚集在这里签署一项恢复和平的庄严协议。” 他立即命令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 日本代表签字完成后,麦克阿瑟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包括徐永昌在内的同盟国代表也签署了投降书。
徐永昌写着的时候,李修实按下了相机快门,定格了这一刻的胜利瞬间。 那时,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 李秀石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但愿今天的胜利,能够立刻安慰那些为祖国的生存而流血牺牲的千万同胞。我为中国的未来,为和平而努力。”和自由,并为那些为我们牺牲生命的人们祈祷。”
“当时我拍了很多照片,但因为当时大公报不能发表照片,所以我没有及时发表。当时的底片后来在文革中被毁掉了。” 多年后,在撰写回忆录《见证日本投降》时,年已九十多岁的李秀石仍满怀遗憾。
家园被毁,他写信抗日报效祖国。
1945年,李秀石(左二)与东京同事交流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李秀轩供图
1914年正月,李秀石出生于南海丹灶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祖父李作勇是广州西关李勇照相馆经理,丹灶兴华学校创始人之一; 父亲李绪兰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曾在广州夏阁女子医学院任教多年。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李秀石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
1931年9月,李秀石中学毕业,考入北京燕京大学。 “我学了一年医学预科,然后转学到新闻系。” 在燕京大学,除了学习新闻系的各类课程外,李秀石还学习了历史、国际政治、国际法、经济学、汉语和英语等语言课,为成为一名报社记者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他出色的英语能力帮助他后来成为一名随盟军记者,前往缅甸、印度和澳大利亚。
在大学里,李秀石也师从后来成名的埃德加·斯诺。 斯诺关于新闻业的一些想法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进入大学的那天,正是9月18日国难的开始。我看到同学们都穿着白衬衫、白裤子,手臂上戴着‘誓雪国耻’的臂章。当时我还不到18岁。当时,出于义愤,放火烧毁了学校西门口卖日货的小店。” 大学期间,李秀石还与同学组成慰问团,看望抗日将士。
大学毕业后,李秀石回到广东,在《广州英语晨报》工作,开始了记者生涯。 几个月后,他因病返回北京养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正在北京养病的李秀石仓皇南逃。 此时,他曾经熟悉的家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彻底变得面目全非。
“女友回到南京,准备与家人乘船继续逃亡,不料船被日本战机轰炸,女友受重伤。” 李修石在《见证日本投降》中回忆起日本侵略者给祖国同胞造成的伤害,让他毅然重新开始了记者工作,用自己的笔抗日报效祖国。
1944年,李秀石到桂林《大公报》工作。 为了报道桂林之战,李秀实常常冒着枪林弹雨通宵达旦地工作。 当敌机警报或停电时,他们就依靠微弱的烛光读书写稿; 紧急情况下,他们只能躲进放置印刷机的山洞里。
1945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与德、意、日法西斯军队迎来决战时刻。 当时作为《大公报》记者,李秀石被派往缅甸、印度洋、太平洋等多个战区报道战事。 “我儿子走的时候还不到一岁。”李秀石的表弟李秀轩说。
征战沙场,书写枪林弹雨
李秀石,当时是一名战地记者。 /资料图
二战期间李秀石传回中国的报告。 /资料图
李秀石乘坐美军运输机从昆明飞往印度加尔各答,随后转乘美军飞机前往缅甸进行采访。 抵达缅甸后,李秀石与20多名战地记者一起,乘坐两辆敞篷汽车,随部队出发前往瓦城。
突然一声枪响,李秀石所坐车前座的路透社记者中弹倒地。 原来,路边的树林里藏着一个“自杀火点”。 敌方狙击手被绑在大树上,射杀路过的盟军指挥官和战地记者。 “狙击手一看到有人,就追上去打。” 李秀轩说,为了这次采访,李秀实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
战场上,刀枪无眼。 看到战友们牺牲在战场上,李修士并没有退缩。 为了让人们了解第一手战场信息,他每天冒着枪林弹雨报道战场新闻,向国内发回中英文战报100多份,其中包括《缅英军入侵缅甸》等。庇古》、《解放佤城之路》、《全盘东南亚》、《解放仰光》、《解放的人民》等。印度洋战场平静下来,李秀石跟随盟军部队赴澳大利亚报道太平洋战争进展。澳大利亚媒体非常关注中国抗战进展,李秀石还见到了现任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当我到达墨尔本时,鲁珀特·默多克只是一家报纸的老板。 他让我转达一封给中国居民的悼念信。”李秀石在《见证日本投降》中回忆道,因为他是抗战以来第一个来中国的人。作为澳大利亚军事记者,默多克还要求他写文章介绍中国的现状。
回祖国讲学、培养人才
抗战胜利后,李秀石在伦敦担任《大公报》重庆、上海、天津、香港四分社特派记者,负责报道欧洲新闻。 1949年3月,《大公报》伦敦办事处关闭,李秀石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有大量废物等待处理。 大学毕业、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出色的英语水平……当时的李秀石凭借这样的条件就能在国外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不过,他并没有留在国外,而是毅然带着家人从伦敦回到了祖国。 “他希望回到家乡,为国家和民族的建设做出贡献。”
1950年,李秀石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丹灶村,在兴化学校任教。 随后,先后在天津进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英语组工作。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李秀石先后担任北京广播学院、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此外,李秀石还编着了大量英文著作,包括《英美报刊选读》、《101英美当代素描》、《如何阅读英文报刊》、《201》其中1984年出版的《英美报刊选读》已成为全国高校广泛使用的外语教材,并多次再版。
家族印象:李秀石为后辈树立榜样
李秀石有一子一女,他们的孩子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老师。 他的儿子李思凯现在是北京一所大学外语系的教授,女儿李思睿现在是一所小学的老师。
李秀轩说,在他的印象中,李秀石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 虽然李修玄和李修石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多年以后,李修玄依然记得自己爬上窗台看李修石结婚的那一次。
“他是一位能吃苦、心系祖国的记者。” 李秀轩表示,李秀石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一代树立了良好榜样。 在他生前,我们每年都会到中大探望他,每次听他的故事都非常兴奋。 后来,喜爱收集历史故事的李秀轩,也将李秀实亲眼目睹日本投降的事迹收录在自己的著作《海史》中。
摘自:中国记协网(记者蔡嘉敏、王科)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